關于深圳市發布科技抗疫專項2022年度第6批項目申請指南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科技抗疫專項2022年度第6批項目申請指南已發布,請按照指南要求和形式審查要點自主申報,不得購買、委托代寫項目申請書。有關注意事項如下:
一、申請內容
加快構建從源頭到末端的常態化疫情防控科技創新體系,強化科技手段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支撐作用,對科技抗疫重點領域進行支持。
二、設定依據
(一)《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205號;
(二)《關于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中共深圳市委,深發〔2016〕7號;
(三)《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科技創新規〔2019〕1號;
(四)《深圳市科技研發資金管理辦法》,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財政局,深科技創新規〔2019〕2號;
(五)《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實施過程與驗收管理辦法(試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科技創新規〔2020〕14號。
三、支持強度與方式
有數量限制,受科技研發資金年度總額控制,按照評審結果確定資助強度,本批次首筆資助資金納入2022年度市級財政預算安排。
四、申請條件
(一)牽頭申請單位應當是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依法注冊,具備法人資格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及科技型企業。
(二)項目負責人應為牽頭申請單位的全時在職研究人員,在項目研究中承擔實質性任務,具有承擔重大科研項目能力。
(三)課題指南中有應用示范指標的,示范地點應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別合作區)。項目將通過實地勘察、仿真評測、應用環境檢測等方式開展“里程碑”考核,將最終用戶意見作為重要考量,并視考核情況分階段撥付經費。項目驗收時將通過現場驗收、用戶和第三方測評等方式,在應用場景下開展。
(四)鼓勵聯合申報,聚焦關鍵核心問題,由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醫療衛生單位聯合開展產學研用合作和協同創新,合作單位不超過3個,并注意以下事項:
1.提供合作協議書,明確各方研發內容分工、知識產權分配等相關內容,其中牽頭申請單位應當負責研發內容和財政資助資金分配比例不少于單個合作單位的分配比例;
2.項目組前5位主要成員中至少2位為牽頭申請單位研究人員;
3.有企業參與的,自籌經費金額應不低于市財政資金資助企業的金額,并提供自籌經費投入承諾書。
(五)科技抗疫專項限項要求:
1.申請單位為企業的,同一單位限牽頭或參與申請本批次1個項目;企業申請和正在承擔(包括牽頭和參與)的科技抗疫專項項目總數合計限為3項(2020年至今),超過3項的,不得申請。2021年度研究開發費用支出超過5億元的企業,不受上述限項要求限制。
2.申請單位為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單位的,項目負責人限牽頭或參與申請本批次1個項目;項目負責人申請和正在承擔(包括牽頭和參與)的科技抗疫專項項目總數合計限為3項(2020年至今),超過3項的,不得申請。
(六)項目涉及科研倫理與科技安全(如臨床研究、信息安全等)的相關問題,申請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原則。涉及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人的生物醫學研究,應提供倫理審查委員會意見。
(七)項目申請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組主要成員均未被列入深圳市科研誠信異常名錄和超期未申請驗收名單;項目負責人、項目組主要成員未被列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驗收不通過名單;項目申請單位不存在未在規定期限內退回財政資金的情形。
五、課題名稱
抗疫專2022063 猴痘病毒快速檢測技術研發
一、領域:生物與人口健康技術-醫療儀器、設備與醫學專用軟件
二、研發目的:
推動研發適用于口岸、海關、機場等場景對入境人員的快速檢測篩查的猴痘病毒檢測技術,為將來的猴痘疫情防控提供技術儲備。
三、主要研發內容:
(一)猴痘病毒快速檢測方法研究;
(二)猴痘病毒快速檢測系統的研發(含配套試劑耗材)。
四、項目考核指標(項目執行期內):
技術指標(核酸和抗原檢測可以二選一):
1.核酸檢測試劑為雙靶點特異性檢測試劑,檢測限≤200 copies/mL;檢測時間≤45分鐘(從采樣到出具報告);
2.抗原檢測產品要求快速、靈敏。檢測時間≤10分鐘(從采樣到出具報告);靈敏度接近核酸試劑,檢測限≤200 copies/mL;檢測成本具備市場競爭優勢;提供配套的全自動或便攜檢測設備,并適用于實驗室或現場檢測;
3.完成臨床試驗,并取得國內外醫療器械注冊證。
五、項目實施期限:12個月。
六、資助方式:賽馬或里程碑式。
七、階段性考核指標(6個月):
獲得醫療器械檢驗機構注冊檢驗報告。
八、資助經費:不超過600萬元。
九、有關說明:具有較好的猴痘病毒檢測產品的研發基礎,以及具有核酸或抗原檢測試劑批量生產能力的企業參與。
抗疫專2022064 污水中新冠病毒高效檢測技術開發及應用示范
一、領域:資源與環境-環境監測及環境事故應急處理技術
二、研究目的:開發污水中新冠病毒高效檢測系統,解決目前污水采集及新冠病毒檢測耗時耗力、無法大規??焖偻瓿傻膯栴},為污水新冠病毒監測系統的建立和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三、主要研發內容:
(一)全自動污水采樣裝置研發:開發一套不影響路面通行、24h無人值守、任意時段進行污水采集和存儲的全自動污水采樣裝置;
(二)污水中病毒富集濃縮方法研究:開發2種以上高效-快速-經濟-適用性廣的污水中病毒富集濃縮流程;
(二)全自動污水病毒富集濃縮裝置研發:研發一套適用性廣、高回收率、低檢出限、無交叉污染的污水病毒富集濃縮自動化裝置;
(三)污水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技術研究: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靶標和試劑優化,提高對污水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開發自動結果判讀和數據傳輸系統,實現核酸檢測結果的自動準確判讀和實時傳輸;
(四)可適用于廣譜的病毒檢測技術研究:開發可同時滿足DNA病毒和RNA病毒的檢測方法和裝置。
四、項目考核指標(項目執行期內)
(一)學術指標:
制訂污水中新冠病毒檢測技術規范 1項,編制地方標準建議稿1項。
(二)技術指標:
1.污水中新冠病毒檢測方法的平均濃縮回收率≥10%,最低檢出限≤10拷貝/ml,檢測時長≤6h。
2.研發全自動污水新冠病毒在線監測站及在線監測系統軟件平臺1套,實現污水新冠病毒24h在線檢測、數據實時傳輸。
3.檢測裝置可適用于DNA病毒和RNA病毒的檢測。
(三)示范指標:
1.在福田、南山和羅湖口岸區域開展應用示范,采集并檢測樣本≥2000份。
2.項目申請驗收時提交第三方檢測報告1份。
五、項目實施期限:6月。
六、資助方式:中期評估式。
七、資助資金:不超過400萬元。
抗疫專2022065 抗猴痘等DNA病毒藥物研發
一、領域:生物與人口健康技術-醫藥生物技術
二、研發目的
針對猴痘等DNA病毒的國際流行和入侵風險,通過老藥新用的途徑快速研發抗猴痘等DNA病毒藥物,檢測其用于治療的潛力,為防范和應對可能的猴痘等疫情做好研究和技術儲備。
三、主要研發內容:
(一)建立生化或者細胞水平的抗猴痘等DNA病毒藥物篩選系統;
(二)開展已有臨床階段藥物的抗猴痘等DNA病毒高通量篩選,包括已有臨床應用藥物以及在臨床試驗中被證明對人體安全的候選藥物。
(三)開展活性藥物的細胞水平和動物水平的抗猴痘等DNA病毒的有效性研究。對照藥物的人體安全劑量范圍,評估其臨床應用潛力。
四、項目考核指標(項目執行期內):
(一)學術指標:
申請發明專利≥1項。
(二)技術指標:
1.發現具有抗猴痘等DNA病毒活性的且此前至少在臨床一期已經驗證安全性的藥物不少于1種;
2.在該藥物的人體安全性劑量的血清峰值濃度下,其在細胞水平和動物水平的抗猴痘病毒活性不低于80%,細胞水平EC50小于2μM。
五、項目實施期限:12個月。
六、資助方式:中期評估式。
七、資助經費:不超過300萬元。
八、有關說明:由具有相關產品研發經驗的企業牽頭申報,鼓勵產學研結合,申報時應提供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資質以及相關生物安全承諾,項目申報時制定合理的項目產業化進度圖。
抗疫專2022066 抗猴痘等DNA病毒mRNA疫苗研發
一、領域:生物與人口健康技術-醫藥生物技術
二、主要研發目的:
針對猴痘病毒流行毒株,研發安全有效的猴痘等DNA病毒mRNA疫苗,為防范和應對可能的猴痘疫情做好研究和技術儲備。
三、主要研發內容:
(一)設計并合成多種猴痘等DNA病毒關鍵保護性體液免疫抗原及細胞免疫抗原的mRNA,篩選出在體外能高效表達猴痘病毒抗原;
(二)利用mRNA和LNP技術平臺快速制備mRNA抗原組合,在體內篩選出能引起保護性免疫應答的抗原組合;
(三)建立猴痘等DNA病毒mRNA疫苗的制備工藝和質量評價體系;
(四)評價猴痘等DNA病毒mRNA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mRNA和LNP體內代謝。
四、項目考核指標(項目執行期內):
(一)學術指標:申請發明專利≥1項。
(二)技術指標:
1.設計并合成兩種以上猴痘等DNA病毒關鍵保護性抗原mRNA載體;
2.篩選出至少一種猴痘等DNA病毒mRNA疫苗抗原組合,建立相應的mRNA疫苗制備工藝和質控標準;
3.完成猴痘等DNA病毒mRNA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獲得相關動物實驗報告;
五、項目實施期限:18個月。
六、資助方式:中期評估式。
七、資助經費:不超過300萬元。
八、有關說明:由具備疫苗產品研發經驗的企業牽頭申報,鼓勵產學研結合,申報時應提供具有開展相應生物安全等級實驗的資質證明和實驗對象相關生物安全等級的說明,項目申報時制定合理的項目產業化進度圖。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
2022年8月26日